首页

自缚被发现

时间:2025-05-29 19:43:41 作者:包粽子制香囊穿汉服 华裔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在南京体验中华文化 浏览量:60775

  中新网南京5月29日电 (施红 朱晓颖)学习挑粽叶包粽子、碾香料制香囊、尝试汉服妆造……28日,“同乡共井·寻味秦淮——华裔新食代”端午传统美食文化体验活动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举行,近20名在南京各高校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在南京过端午节,通常包的粽子有四角粽、三角粽、异形粽等。大家先捏起三片粽叶,卷成漏斗状,再选择甜口或咸口的馅料塞入其中、压实,用粽叶将口封住,用绳子把粽子扎紧。”当天,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向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介绍中国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习俗,并手把手教学生们包粽子。

  在制作香囊、汉服妆造体验环节,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挑选艾草、陈皮、薄荷、茉莉、玫瑰、薰衣草等原料放入研磨器里,进行手工研磨,将磨好的香料装进香囊里;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美容美发专业学生的帮助下,女生们盘起不同造型的中式发髻,佩戴上流苏珠钗,换上汉服,体验中式美学与浪漫。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的马来西亚留学生雷家悦告诉记者,曾祖父祖籍为中国海南省,他是家族中的华裔第四代。在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在端午节有吃娘惹粽的习俗。和南京的粽子不同,娘惹粽的颜色是类似青花瓷的蓝色。“这次在南京第一次尝试自己动手包粽子,尝试本地粽子的味道,这样的体验很有趣,感受到犹如家庭亲情的温暖。”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表示,她们对中华传统文化都很感兴趣,为此一同到访六朝古都南京,进入高校求学。此次第一次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佩戴发簪的经历让她们难忘。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南京市秦淮区台办主任、侨办主任江颖在致辞中表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2009年,中国端午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南京是中国六朝古都,希望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南京多走一走、看一看,通过文化体验,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文明互鉴的实践者、创新传承的探索者。

  当日,参与体验活动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获颁相关证书,并集体合影留念。(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际识局:提名要职人选,特朗普“以忠诚为首要标准” ?

“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积极主动应对问题和挑战,一定能推动经济发展态势向好向上、结构向优向强。”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说。

“祖脉秦岭 诗意长安”主题文化活动在西安举行

服贸会服务示范案例遴选活动是服贸会重要活动之一,目的是呈现前沿成果,发挥示范与引领作用。本届遴选活动设置了中国服务实践案例、科技创新服务示范案例、绿色发展服务示范案例、发展潜力服务示范案例等各类板块。其中“中国服务实践案例”是综合性程度高,入选难度最大的案例,也是最能代表中国企业当前最高服务能力和水准的创新性案例。

大连市沙河口区某舞厅发生放火案 致1死3伤

习近平主席在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时指出,中俄世代友好的深厚情谊不会变,济世为民的大国担当不会变。双方要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欧亚经济联盟深入对接,为促进各自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美国又援乌2亿美元武器 美政客:毛伊岛公民却在自生自灭!

“这些年一直在外漂着。” 刘鹏举说,自己连续7年没有回家过年,家里人不是没有怨言。他的妻子在家务农,家里两个孩子,大女儿15岁,小儿子13岁。前不久,女儿得知他今年仍要留京过年后说,“我长这么大,你就陪我过了3个年”。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 | 教育强国

从塞维利亚中文学校走出来的学生们去往世界各地,但心里满怀对学校的感情。“有一次我们学校组织去参观马德里大学,就是我们的毕业生在那里接待我们的。”刘阿赫说,“逢年过节,还有一些毕业生回来看望我们,给我们带了他们亲手做的礼物。”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